不斷探索創新,打造南京工會品牌
秋天,南京最美的季節已經到來,在這收獲的時節,全市百萬職工迎來了南京市工會第十七次代表大會隆重召開。
回首南京市工會十六大以來的五年,是全市上下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諄諄囑托,推動“強富美高”新南京建設取得豐碩成果的五年;是全市廣大職工以昂揚的主人翁精神和主力軍姿態,為南京高質量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五年;也是全市各級工會在市委和省總工會的堅強領導下,推動工會事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的五年。市總工會榮獲“全國工會系統法律援助示范單位”“國家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項目示范單位”“全國工會財務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工會經審工作先進集體”等稱號,多項工作走在全國、全省前列。其中,黨建帶工建、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雙進”活動等已在全國、全省工會產生影響,正在打造獨具特色的“南京工會品牌”。
全面提升,“黨建帶工建”的“南京特色”
黨建工作如何與工會工作有機結合?工會組織的初心和使命如何充分融入服務職工、維護職工權益的實踐中?南京市總工會進行了深入探索。

在兩節綠皮火車車廂上,印有“黨建先鋒號”幾個大字和鮮紅醒目的黨徽圖案,車廂內設置了“紅領微家”“紅領書房”“紅領成長課堂”“職工之家”……別具一格的創意令人稱奇。這兩節車廂可稱作紅山街道“車廂黨群工作室”。它以“紅領·GET”產城融合黨建為工作主題,打造集黨務、政務、工會、辦公、學習等綜合性服務為一體的開放共享型紅領空間,全力建設浸潤紅色基因的玄武發展前沿陣地。它無疑為南京市黨建帶工建工作增添了更多熱情。
在南京,像紅山街道這樣形式新穎、內容別具匠心的“黨建帶工建”工作點還有很多,鼓樓區湖南路街道黨群服務中心的“紫峰·紅融”、玄武區新街口街道的“紅領·匯杰”樓宇職工服務站等也是南京市黨建帶工建工作的典型。“紅領·匯杰”職工服務站為南京首創、省內領先、國內有名的職工服務站。自成立以來,服務站積極組織開展各類特色服務、工會活動,基層工會與職工有了學習、培訓、交流、聯誼的好去處。目前,服務站已注冊會員1000余人,60多家樓宇內外的基層工會、樓宇職工在這里學習、交流,開展以案說法、維權講座、法律咨詢、職工培訓、工會會員服務50余場,組織書法班、朗讀營、英語角、讀書會、舞蹈社等志趣活動200余場,參加活動人數達2000余人次,接待各級部門、團體參觀學習100余次,3000余人次。
在黨建的引領下開展工會工作,以黨建帶工建,促進黨組織和工會組織共同提高,共同發展,通過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大職工聽黨話,跟黨走。
2018年4月,南京市總工會制定《南京市職工思想文化建設推進考核辦法》,以全市35家市總直屬工會為職工思想文化建設主體,首次系統化、考核式啟動全市職工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建設工作,探索制定職工思想政治引領“該怎么做”的南京范本。
南京市棲霞區委組織部和區總工會打造的強化黨工共建,服務區域經濟發展、服務企業職工的黨工微服務項目。全區共挖掘并推進黨工微服務項目114個。南京派緣蔬菜專業合作社工會在街道黨工委和街道總工會的領導支持下,全國勞動模范、社長周福安發揮勞模創新工作室的引領示范作用,積極推動實施“一棵葡萄,一個夢想”項目。南京東郊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其偉堅持以黨建帶工建、工建服務黨建,踐行公益,創立“東郊夢·創行”公益基金,助推企業發展。
努力在黨政所急處展現擔當,在工會所能上發揮作用。特別是今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工會迅速行動,市總工會第一時間發出倡議,動員各級工會組織、廣大工會干部和職工群眾,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市委、省總工會各項要求,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智慧和力量。市總工會安排專項資金688萬元,全市工會累計投入3250萬元,有力支持防控物資采購、生產企業補助和一線職工保障。通過加大援企穩崗力度、發放工會消費券、出臺促進和諧穩定政策、加強職工法律援助、組織醫護人員療休養等系列舉措,為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作出了積極貢獻,在大戰大考中唱響了咱們工人有力量的鏗鏘旋律,留下南京工會有作為的堅實足跡。
南京市總工會打造“黨建帶工建”品牌工作得到南京市委高度重視,被列入市委2019年黨建十二個重點創新項目之一。”市總工會正通過創建“1+10”黨建特色品牌項目,將“寧工黨建”工作融入全市工會中心工作,融入全市“大黨建”格局,全面推進南京工會黨的建設工作全面提升。
先行先試,立基層 “產改”的“南京探索”
發展每向前一步,改革就要再開拓一步。
五年來,南京工會持續深化工會改革,不斷強化大抓基層導向,工會工作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明顯增強。南京市嚴格按照省委、省總工會領導部署和省產改辦要求,凝聚各方合力,積極推進、主動作為,立足基層工會和基層企業這一產改工作主戰場,全心全意扎實推進全市產改及試點工作,保障產改工作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抓緊先行先試,著力展開產改工作“南京探索”。

南京市總工會分別在區、開發園區、國有、民營和外資企業等分2批在11家單位,扎實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試點,探索經驗。揚子石化公司的“員工幫助計劃”實現職工思想教育工作更加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中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系統構建勞動競賽六大系統,抓好勞動競賽四個環節管控,實現勞動競賽品牌建設再上新臺階。鼓樓區 “紅融”黨建帶工建平臺有力提升非公企業聚集、樓宇的黨建帶工建、工建服務黨建工作水平。南京康尼機電公司從制度構建、技能培養、愛心幫扶等方面切入,加強產業工人權益保障能力。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總結出“四強化、四突出”工作推進法,在試點單位召開外資、民營企業工會工作對標找差現場推進會,以點帶面、輻射帶動。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職工“職級薪酬改革”項目通過職位體系改革和薪酬體系改革,增強了一線產業人員基本薪酬體系的激勵性、公平性,這些都是南京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一個縮影。
南京工會在“產改”工作中的探索,有力地促進了基層基礎更加堅實,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產業工人隊伍加快建設,特別是職工技能提升綠色通道更加暢通。市總工會承辦的“中國技能大賽——第六屆全國職工職業技能大賽”決賽,組織65.2萬職工參加1.8萬場職業(行業)技能競賽,3.66萬人通過競賽晉升技能等級。開展農民工“求學圓夢行動”,分三批資助349人入學,首屆92名學員取得大專學歷。職工創新活動彰顯新活力,獲市科技進步二、三等獎各1項,入選省職工十大科技創新成果5項、十大先進操作法3項、十大發明專利1項,贏得2項“海峽兩岸職工創新成果展”金獎。

同時,先進作用充分發揮。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推薦評選全國勞模30人、省勞模100人,首次以市委、市政府名義評選表彰市勞模446人。3家、54家和118家單位分別獲得全國、省、市五一勞動獎狀,18名、110名和411名職工被授予全國、省、市五一勞動獎章。實施“南京工匠”十年選樹百人計劃,產生四批共40名工匠。鼓勵名師帶徒、絕技傳承,建成146個勞模創新工作室、107個職工創新工作室。
在工會改革縱深推進的同時,服務職工質量水平也持續提升。工會用心用情為廣大職工做好事辦實事,開展文化體育、公益服務等“惠”主題活動,增強服務吸引力、擴大職工受益面。在市委、市政府關心支持下,市工人文化宮遷址重建,總投資約7億元、建筑面積7萬多平方米的新宮即將建成投用。在全省率先出臺職工療休養政策,組織一線職工療休養近6000人次,市職工療養院掛牌“全國勞動模范療休養基地”。發展職工互助互濟保障會員76.7萬人,累計支付互助保障待遇7.6萬人次、1.4億元。新建“愛心母嬰室”461家,涌現一批關愛服務女職工工作品牌。
而以工會會員實名制數據庫為基礎,則以“一個體系、兩大系統、五大平臺”為框架,建成南京工會智能化信息服務平臺。深入推進“互聯網+”工會普惠性服務,發展平臺合作伙伴226家、普惠服務網點7000余個。南京工會App和會員服務平臺在全國同類城市領先,被全國總工會、中央網信辦評為“全國最具影響力工會客戶端”、“互聯網+工會普惠服務最具影響力平臺”。
示范引領,“雙進”凝聚力的“南京經驗”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別關鍵就在8個小時以外!”“新冠肺炎危重癥患者的救治,沒有特效藥,我們唯一的經驗就是寸步不離病床的‘堅守’”。“多年來的心得感悟,就‘舍得’兩字,舍得就是付出,一種奉獻的精神。”在市總工會舉行的首場“勞模工匠進校園,思政教師進企業”啟動儀式上,三位勞模工匠的宣講,金句頻出,深深打動了南京城市職業學院的在場師生。
南京工會緊緊圍繞“新南京”建設大局,聚力南京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工人階級主力軍作用,廣泛開展勞動競賽,聚焦高質量發展大力提升職工素質,大力弘揚勞模精神。著力強化職工思想引領品牌工作推進,深入挖掘整合全市各行各業勞模工匠、駐寧高校思政教師資源,將開展“勞模工匠進校園,思政教師進企業”“雙進”活動作為加強職工思想引領的有力抓手,通過統籌謀劃、合力推進,實現“雙進”活動基層工會一會一品、百花齊放工作格局,有力帶領職工筑牢思想根基、凝聚奮斗力量。

這是一項全新的工作,無經驗借鑒,南京工會進行了積極探索:一是高質量豐富“雙進”內涵。充分利用“百場講座進基層”和駐寧高校思政教師及“勞模聯盟”“工匠聯盟”師資力量,組建“雙進”講師團,建立“雙進”推薦課程清單,在落實好省總重點任務同時,著力做好自選動作。課程清單圍繞“新思想、新理論、新文化”和“勞動故事、職業精神、成長經歷”兩大主題設置了20項具體課程,充分供基層工會根據實際需求選擇課程。二是高效率強化“雙進”落實。加強“雙進”活動推進力度,市總工會主動對接每場宣講活動,對宣講人員、宣講內容、宣講課件等均嚴格審查篩選。全市35家直屬工會發揮各自優勢、雙向互動,開展了一系列特色鮮明、效果突出的宣講授課活動。全市工會系統共開展100場宣講活動,覆蓋各項課程主題內容,基本形成市總工會示范引領、直屬工會深化推進、基層工會遍地開花工作局面。三是高水平濃厚“雙進”宣傳。做好傳統媒體集中宣傳,積極通過媒體宣傳報道“雙進”活動。堅持開展網絡媒體專題宣傳,著力拓寬線上宣傳渠道,形成線上線下共同學習、蓬勃開展的生動局面。四是高標準提升“雙進”成效。將“雙進”活動納入《2020年南京市職工宣傳思想文化建設推進辦法》考核項目,明確實施標準、分解指標任務。市總擬定、收集年度“雙進”活動課程計劃表,明確申請單位、申請課程、擬開展時間,建立工作責任制,落實專人負責,結合正在實施的“百場講座進基層”活動,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確保“雙進”活動取得積極成效。
新時代開啟新征程,新使命呼喚新作為。南京工會將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中國工會十七大精神,在市委和省總工會的堅強領導下,團結動員全市廣大職工當好主力軍、建功新時代,為高質量建設“強富美高”新南京,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江蘇工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