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開展2016年“金秋助學”活動的通知
各區總工會,各產業、局、公司及開發區工會:
為認真落實工會進一步推進和做好農民工入會和服務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切實履行工會組織基本職責,積極協助黨委和政府解決困難職工特別是困難農民工、困難職工單親家庭子女上學難、就業難問題,根據上級工會要求,2016年繼續開展“金秋助學”活動和困難職工家庭高校畢業生“陽光就業”行動。現將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助學對象
2016年工會助學的主要對象是國家助學體系暫時沒有覆蓋,或者已經覆蓋到但需要進一步救助的困難職工和農民工上學子女。具體資助對象包括:
1、市、區、產業工會建檔在冊的特困職工子女;
2、遭受臨時災害的困難職工家庭子女;
3、在城市上學的困難農民工家庭子女。
二、助學標準及辦法
對符合市總資助條件的市級建檔困難職工子女,由市總發放一次性助學金。具體標準是:凡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初中及小學生每人1000元;非義務教育階段的高中生(包括普通高中、職業中學、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等)每人2000元;當年通過高考取得大專以上錄取通知書的每人4000元、當年考上研究生的每人5000元(高考錄取的學生必須提供家長特困職工證、學生本人錄取通知書、身份證、繳費收據);今年起,市總工會爭取到愛心單位的捐助,為大二、研二以上學生每人助學1000元(須提供家長特困職工證、學生本人身份證、在校證明、繳費收據)。各級工會統一填寫《2016年市級困難職工子女助學登記表》并于8月19日之前報市總工會保障工作部(過期不補發),請各級工會務必認真細致做好統計上報工作,確保不遺漏一名符合條件的困難職工子女,使他們真正享受到政府和工會對他們的關愛。
三、活動時間
2016年金秋助學集中活動時間為8月5日到9月5日,并貫穿全年。
三、幾點要求
1、精心實施,認真摸清底數。各級工會要把開展“金秋助學”活動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把關心和保障困難職工生活作為專題教育活動的重要內容,把開展“金秋助學”活動作為專題教育活動的有效載體,認真研究、全面排查、精準施助,全面掌握困難職工、農民工家庭子女就學、升學、畢業及就業等情況,并根據調查情況及時更新困難職工、特困職工檔案,幫助他們在享有國家助學政策的基礎上經工會幫扶自主順利完成學業。
2、整合資源,形成幫扶合力。協助政府有關部門貫徹落實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和各項助學政策。推動符合條件的困難職工子女納入國家“獎、助、貸、勤、補、免”等助學政策覆蓋范圍,為困難職工子女就學提供必要的指導幫助。廣泛動員黨政工干部、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各界的助學力量,多方籌集助學資金,采用單位或個人與貧困學生結對幫扶、對口資助、勞模愛心幫扶等形式,為困難職工和農民工家庭在學子女提供多元化服務。加強源頭參與,推動黨委和政府出臺更多的優惠政策措施,形成多方聯動的協作機制。
3、規范程序,公開公正操作。助學對象要符合幫扶專項資金使用范圍,幫扶工作堅持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依檔幫扶、實名制管理。對以往的助學對象,跟蹤核實動態情況,及時更新檔案信息;需要繼續幫扶的,按照規定程序和標準進行幫扶。對于新納入幫扶范圍的助學對象,按照困難職工家庭檔案申辦程序予以辦理,并將有關信息在所在單位或居住社區進行公示。
4、突出重點,豐富活動內容。2016年“金秋助學”活動以特困職工子女、遭受臨時災害的困難職工子女、困難農民工家庭新錄取大學生子女為重點對象,實施個性幫扶。結合困難職工及農民工家庭實際,組織開展學費資助、學業輔導、心理關懷等系列關愛活動,統籌兼顧制定個性化幫扶方案,提高幫扶精準度。既要關心幫扶對象的生活和學業,又要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和品格培養。各單位可根據實際情況,開展夏令營、勞模結對、親子活動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幫扶活動。
5、發揮優勢,提供就業服務。充分發揮工會援助服務中心、就業培訓機構、職業介紹機構作用,堅持服務窗口常態化幫扶與開展活動階段性幫扶相結合,為困難職工家庭高校畢業生提供就業服務。積極組織尚未就業且有培訓意愿的困難職工家庭高校畢業生參加訂單式、定向式培訓,為幫扶對象提供職業咨詢、職業培訓、職業介紹、法律援助等系列就業服務。工會提供的公益性崗位,優先安排符合條件的困難職工家庭高校畢業生實習和就業。加大扶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的力度,發揮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
6. 營造氛圍,務求取得實效。各級工會做好對助學活動的宣傳工作,深入報道助學活動,借助各種媒體的力量,宣傳金秋助學重要意義,選樹經過工會助學完成學業、事業有成的學子典型,宣傳社會各界關心資助貧困學生的感人事例和先進典型,激發全社會愛心助學的熱情。廣泛調動基層工會特別是企業工會的積極性,發揮其主場作用,為困難職工特別是困難農民工子女就學就業提供幫助。
各級工會要及時總結、宣傳金秋助學活動和困難職工家庭高校畢業生陽光就業行動中積累的典型經驗、涌現的先進人物和感人事跡,并按要求做好信息統計和反饋工作。請各相關單位工會于9月2日前,將本地區、本單位“金秋助學”情況統計表、“陽光就業”行動情況統計表以及兩項工作情況總結報市總工會保障工作部。聯系人:楊寶發,聯系電話:025-84551225,電子郵箱:2822560746@QQ.com。
附件:1. 2016年工會金秋助學活動情況統計表
南京市總工會
2016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