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國防工業工會“產改·新質生產力”座談會召開

南京國防工業工會“產改·新質生產力”企業家座談會,在南京造幣有限公司舉行。來自航空、航天、國防等板塊的南京晨光、南京機電、南京造幣、南京百花光電主要負責人參加交流,省機冶石化張旭海主任、市國防工業工會聯合會常委會委員等20人出席座談會。
4位企業家主嘉賓,圍繞“產改·新質生產力”,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結合企業2024經濟工作中心工作、市國防工業產改十項機制、企業科技創新、人才發展、技術提升等方面的新優勢、新賽道、新措施,研討在推進產改中發展新質生產力。座談會在思想碰撞、及時研討、互相借鑒中熱烈進行。
南京造幣公司總經理金春年首先發言:要持續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積極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通過技術創新、技能攻關、工藝革新,來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實現產業升級和發展方式轉變;其次,要暢通高技能人才的良性循環,完善生產一線員工培養、使用及合理流動的工作機制;再者,要持續做好各專業條線的深化改革,形成與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要讓“產改?新質生產力”成為2024年高質量完成生產任務的目標引領,以“柔性管理與員工培養同行,分流壓降與隊伍建設共進,薪酬激勵與行為約束并驅,基礎工作與專業管理交織”深耕產業工人隊伍建設和人員管理,以激發內生動力打開南幣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航天板塊企業代表,南京晨光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袁勇就推進產改?新質生產力,鑄就“國之重器”,打造“國之干城”這樣說:集團把產改和公司科技創新緊密結合,形成了以產業創新升級為方向,以重大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突破為主線,在求“新”求“質”中廣泛匯聚創新人才。持續加快建設創新人才高地,著力打造以戰略科技人才為頂層牽引、科技領軍人才為核心支撐,青年科技人才為堅實基礎的產業工人“雁陣”格局,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走出具有晨光特色的產改新探索新實踐。同時以“192256”幸福晨光建設體系,擔負起全國總工會首批提升職工生活品質試點單位的責任,努力為職工提供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
航空板塊代表南京機電黨委書記劉高群說,南京機電初步形成“創新項目、創新平臺、創新機制、創新人才、創新文化”“五位一體”的科技創新模式。成功申報了國家級創新平臺“高性能液壓部件創新中心”,牽頭推動成立“江蘇省航空產業協會”“江蘇省航空領域基礎機電產品創新聯合體”“航空未來機電科技創新共同體”,進一步拉通了創新鏈和地方產業鏈。產改?新質生產力將在企業未來發展中有更優秀的展示。南京機電加快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產學研用協同,以自行實施、轉讓、許可、作價投資等方式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推進綠色制造,實現能源消費低碳化;扎實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推進科技創新、協同研發、服務保障、質量提升、標準化提升、數字化建設、深化改革等7個方面重點工作,提升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行動;加強創新人才培育,強化科技、人才、創新三者之間的協同作用,全力提速“百博千碩”工程,使創新人才這一“關鍵變量”加快轉化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最大增量”。
南京百花光電廠長、黨委副書記李翔講述了,工廠以習總書記提出“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的要求,通過以點帶面、匠心筑夢,多措并舉、厚植強裝勝勢,技術創新、深挖新質潛力等產改舉措入手,竭力提升產改新質生產力。建立一線技術協會、職工創新工作室、工廠職工學校、規劃職業生涯、推進技術創新、實施能級工資,不斷深化職工隊伍建設,促進工廠與職工共建共享,推動工廠高質量發展。
座談會上,省機冶石化工會張旭海主任,高度肯定此次企業家產改.新質生產力座談會的質效,緊貼中心服務大局。提出了要以總書記理論為標準方向,依法、以責推進產改的新要求。市國防工業工會聯合會主席傅曉俊,介紹了產業工會“以推進新質生產力發展實踐、提高職工受益度為產改主體,加強產改機制、產改平臺兩翼建設,實施學習、勞動、組織三大競賽”123推進產改模式,積極引領直屬工會助推企業新發展,職工新提升,全面提高產改質效。與會嘉賓會人員走進生產車間,調研南京造幣廠李超技能大師工作室創建工作。
南京市國防工業工會聯合會
2024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