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安全常識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深入開展網絡安全知識技能宣傳普及,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網絡安全意識和防護技能!
網絡空間與現實生活密不可分,互聯網已經是全新的生活空間,我們在互聯網上辦事、交流、游戲、購物。但互聯網并不安全,我們應該增強自我保護意識,避免在互聯網上受到傷害。

1. 選擇正規網站網上購物
不法分子常用低價商品做誘餌,發布虛假信息,誘使消費者掃描植入病毒的二維碼,從而盜取用戶信息和錢財;還有人從網上買來客戶資料,以“退款”等為由,誘騙用戶提供姓名、銀行卡號、身份證號等信息;有的騙子還制作了以假亂真的“釣魚網站”,一步步設坑,騙取用戶重要信息......

正確的做法:
1 盡量到正規、大型網站,并仔細檢查網址,謹防“釣魚網站”;
2 不輕易接收和安裝不明軟件,不隨便點擊聊天中對方所發來的鏈接;
3 謹慎填寫銀行賬戶和密碼,防止個人信息泄露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4 必要時,可以對個人賬號和密碼進行復雜的加密處理。
2. 支付資金安全
目前,網上支付、網上銀行已成為重要應用,也有很多安全隱患。網絡上存在“釣魚網站”,不法分子在網絡后臺就能獲取用戶銀行卡賬號和密碼;用戶下載了植入惡意程序的軟件后,手機錢包里的錢會不知不覺流失;木馬病毒會藏在手機后臺或偽裝成其它軟件,伺機盜取銀行賬戶和密碼,甚至劫持支付短信,將銀行卡內的錢財洗劫一空。
此外,公共場所WiFi安全防護功能比較薄弱,黑客只需憑借一些簡單設備,就可盜取WiFi上任何用戶名和密碼,甚至網銀、支付賬號和密碼等各類信息。

正確的做法:
1、進行網上支付時,盡量使用手機流量以確保支付安全;
2、下載手機應用程序要去正規的應用商店;
3. 謹慎參與網絡兼職
不法分子通過QQ群、微博張貼“刷單”、“打字”等兼職廣告,以“足不出戶日賺百元”為噱頭,吸引大學生、待業青年參與。隨后,不法分子以“卡單”、“支付失敗”、“信譽不足”等問題為借口,拒絕退還本金或保證金,并要求受害者進一步加大投入,以致受害者越陷越深。

正確的做法:
1、不要輕信網絡兼職廣告,凡是需要先交錢或墊付資金的,絕大部分都是詐騙;
2、發現被騙后,應及時撥打110報警,同時要注意保留證據,如銀行轉賬記錄、通信記錄、聊天記錄等。
4. 遠離互聯網非法集資
一些不法分子層層包裝設計所謂的項目和產品,以當下“熱門名詞”“熱點概念”炒作,在互聯網上誘惑社會公眾投入資金。不少群眾把“養老錢”、“救命錢”投入集資,幾乎血本無歸。典型的有:
1.以“看廣告、賺外快”、“消費返利”等為幌子的;
2.以投資境外股權、期權、外匯、貴金屬等為幌子的;
3.以投資“虛擬貨幣”、“區塊鏈”等為幌子的;
4.以 “扶貧”、“慈善”、“互助”等為幌子的;
5.要求以現金方式或向個人賬戶、境外賬戶繳納投資款的。

正確的做法是:
遠離非法集資,腳踏實地致富!
5. 安全訪問網站
豐富多彩的網站可能是不法分子攻擊的誘餌,眼花繚亂的提示信息可能暗藏網絡攻擊。在打開瀏覽器,訪問網站,融入繽紛的網絡世界時,我們也需要提高警惕。

正確的做法是:
1.安裝安全防護軟件。
2.不要在網吧、賓館等公共電腦上登錄個人賬號或進行金融業務等。
3.盡量訪問正規的大型網站。通過查詢網站備案信息等方式核實網站資質的真偽;不訪問包含不良信息的網站。
4.在瀏覽網頁的時候,不隨便點擊安裝頁面彈出的控件、軟件。
5.網站瀏覽時不去亂點除所需信息之外的廣告和鏈接。要警惕中獎、修改網銀密碼的通知郵件、短信,不要輕意點擊未經核實的陌生鏈接。搜索時謹慎打開不熟悉的目標地址。
6.對于網站意外彈出的下載文件或安裝插件等請求應拒絕或詢問專業人士。
7.登錄網絡銀行等重要賬戶時,要注意網站地址是否和服務商提供的網址一致。
8.不輕信網站中發布的諸如“幸運中獎”等信息,更不要輕易向陌生賬戶匯款。
6. 安全使用智能手機
全移動終端用戶已經達到4600萬,有一大半的江蘇人正在使用手機上網。隨著移動網絡的普及,手機正成為不法分子的攻擊目標,由此引發的網銀賬號被盜、個人信息泄露、詐騙等案件也呈上升趨勢。

安全使用智能手機應該做到:
1. 為手機設置鎖屏密碼,充分使用手機自帶的生物認證功能設定多重密碼。
2. 不要試圖破解手機,不隨意刷入第三方固件,及時更新系統,定時使用安全軟件掃描手機。
3. 不要隨意連接陌生wifi,不要隨意掃描未知用途的二維碼。
4. 下載軟件應從正規軟件商店下載,不隨意安裝破解、盜版軟件。
5. 不要隨意打開短信、微信中的鏈接。
6. 不輕信任何號碼發來的涉及銀行轉賬及個人財產的任何短信,不向任何陌生帳號轉賬。
7. 謹慎發布個人信息
出于瀏覽、購物、交流的需要,我們往往會在互聯網上公開部分個人信息。這些信息可能被非法使用,對我們切身利益造成危害。在發布信息時應提高隱私保護意識,加強自我保護。

正確的做法是:
1、“朋友圈”曬圖,慎發:如身份信息、定位信息、孩子的姓名和照片、家庭住址、感情狀況、貴重物品、度假計劃、一些尷尬事、貴重項目信息。
2、請不要輕信中獎、通知類電話,不要匯款,不要透露個人信息,銀行卡賬號密碼,不要點擊不明鏈接,實在無法核實情況的,可向公安部門求助。提高警惕,謹防上當受騙!
8. 文明自律上網
網絡文明是網絡空間有序、健康運轉的基礎。我們應該像現實生活中遵守社會公德一樣,在網絡空間中維護網絡文明。履行《文明自律上網公約》:

自覺遵紀守法,倡導社會公德,促進綠色網絡建設;
提倡先進文化,摒棄消極頹廢,促進網絡文明健康;
提倡自主創新,摒棄盜版剽竊,促進網絡應用繁榮;
提倡互相尊重,摒棄造謠誹謗,促進網絡和諧共處;
提倡誠實守信,摒棄弄虛作假,促進網絡安全可信;
提倡社會關愛,摒棄低俗沉迷,促進少年健康成長;
提倡公平競爭,摒棄爾虞我詐,促進網絡百花齊放;
提倡人人受益,消除數字鴻溝,促進信息資源共享。
9. 安全使用電子郵件
電子郵件是在互聯網聯絡交流的常用手段。不法分子在實施網絡攻擊時經常利用人們的好奇心和粗心大意通過電子郵件向攻擊目標發送偽裝成文件的木馬、病毒。一旦點擊就可能導致計算機、手機被植入木馬。

正確的做法是:
1. 為電子郵箱設置安全的用戶名和密碼;
2. 開啟電子郵件的安全過濾功能;
3. 不點擊來源不明郵件中的鏈接;
4. 不下載、打開來源不明的郵件附件;
5. 不要打開標題明顯具有誘惑性且非可信任來源的郵件;
6. 若發現賬號異常,應及時向郵件服務商求助。
10. 保守國家秘密
互聯網具有傳播廣泛、24小時在線、全球互聯的特性,互聯網上失泄密,后果嚴重。對于國家秘密應高度警惕,執行保密法,做到涉密不上網,上網不涉密。嚴防泄露國家秘密。

正確的做法是:
1、涉密計算機及網絡與互聯網及其他公共信息網絡必須實行物理隔離,即與互聯網及其他公共信息網絡之間沒有任何信息傳輸通道。
2. 確需將互聯網及其他公共信息網絡上的數據復制到涉密計算機及網絡時,應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如使用一次性光盤刻錄下載,設置中間機,或者使用經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批準的信息單向導入設備。
3.嚴格遵守信息公開保密審查制度,對擬在政府門戶網站上登載的信息進行嚴格的保密審查,確保涉密信息不上網。
4.不在與互聯網及其他公共信息網絡連接的計算機上存儲、處理涉密信息。
11. 防止未成年人遭網絡有害信息侵害
網絡低俗、色情信息對未成年人影響惡劣,嚴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江蘇省互聯網違法和有害不良信息舉報中心建議廣大青少年家長注意青少年用網安全。

一、以身作則最重要。身教重于言教,家長要以正確的上網理念、健康的上網習慣、文明的上網行為為子女健康上網做好榜樣。
二、交流溝通益處多。家長要與子女一同了解網絡知識,尋求共同網絡話題,要正確引導,正視性教育,營造合適機會、講究科學方法與子女溝通,使其正確看待網上不良信息。
三、科學管理是關鍵。家長應了解子女的上網習慣,合理安排青少年的上網時間、時長,避免子女在深夜獨自長時間使用網絡;遇到向未成年人開放的非法網吧要及時向當地文化執法部門舉報。
四、綠色軟件是保障。配合綠色上網軟件的攔截有害網址、過濾含不良關鍵詞的內容、控制上網時間、限制聊天交友等功能,家長要不定期查看瀏覽器訪問記錄,了解子女的用網安全。
12.主動舉報有害信息
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網絡謠言、淫穢色情、網絡詐騙、網絡賭博等有害信息嚴重擾亂網絡傳播秩序,侵害網民合法權益,需要全社會共同抵制。當遇到危害國家安全、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破壞國家統一;宣揚恐怖主義、民族仇恨;傳播暴力、淫穢色情;編造、傳播虛假信息擾亂經濟秩序和社會秩序;侵害他人名譽、隱私和其他合法權益等違反互聯網相關法律法規的信息內容網民應積極向江蘇省互聯網違法和有害不良信息舉報中心舉報。

舉報方式:
1.撥打江蘇省互聯網違法和有害不良信息舉報中心舉報電話025-88802724;
2.發送郵件至舉報郵箱js12377@jschina.com.cn
網絡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