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語嘹亮 匠擎薪火”——葛塘街道總工會開展勞模工匠進校園主題宣講活動
午后的揚子一中校園,陽光透過葉縫,在跑道上投下斑駁光影;微冷的空氣中,彌漫著清甜的桂花香。一場別開生面的講堂,就在這樣的氛圍中拉開序幕。
10月31日,葛塘街道總工會在揚子一中(松楊路校區)舉辦“工語嘹亮 匠擎薪火”——勞模工匠進校園主題宣講活動。江北新區的勞模工匠代表與百余師生齊聚一堂,展開一場關于勞動精神、職業理想與匠心傳承的溫暖對話,共同經歷理念的啟迪與精神的洗禮。


匠心啟航·星火寄望
活動伊始,學生代表們以一首詩朗誦《我于星光前致敬》向勞模致敬。從“不知何為工匠”到“我們是星群接班,正淬煉著一個嶄新而堅韌的時代曙光”,詩句中映照的,正是匠心傳承最美的模樣。
街道總工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勞模的奮斗故事是書本之外最鮮活的人生課,能幫助同學們錨定奮斗坐標、校準成長航向。她寄語同學們,要以勞模工匠精神為燈塔,以少年銳氣擔當使命,不負時代,不負韶華。

匠心閃耀·見微知著
江蘇省勞動模范、中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車體分廠冷作工技能專家王強,以《火車夢,我的工匠之路》為題,分享了自己從普通工人成長為技能專家的奮斗歷程。十年磨一劍,一錘定初心,他用“冷作工”的雙手,參與鍛造出中國高鐵的“速度與激情”。
南京工匠、江蘇金桐表面活性劑有限公司主任助理王國州,則帶來題為《把小招式練到極致》的講述。“重復十萬次,小招式便是絕招”,他語言平實,卻飽含歲月沉淀的厚重力量——一事精致,便能動人。


匠心對話·聲聲回響
活動還設置了溫馨的座談環節。同學們為三位勞模系上紅領巾,完成一次溫暖的“精神接力”。大家圍坐一起,暢所欲言:
“您當初是怎么選擇這份職業的?”
“工匠精神到底是什么呀?”
“我覺得,工匠精神就是‘較真’,”一位勞模答道,“比如我做零件,尺寸差0.1毫米都不行,必須反復核對;也要有‘耐心’,一件活兒可能要磨半個月,急不得。”
“您在鄉村振興中遇到困難是怎么解決的?”
“帶動集體經濟發展難,但我們克服困難,創新布局‘小館甄選’超市,讓田間地頭的鮮蔬瓜果直達市民餐桌,使鄉村好物走出鄉野、走進生活。”
一問一答間,“勞模工匠精神”不再只是書本上的概念,而是化作了看得見、觸得到的踏實力量——那是一代代匠人扎根崗位的堅守,更是“擇一事,終一生”的執著。


薪火相傳·點亮未來
主題宣講在集體合影中順利落幕。兩名學生代表在分享感悟時動情地說:“原來偉大源于平凡的堅守。我們要像勞模那樣,把熱愛做到極致。”下一步,葛塘街道總工會將持續聚焦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不僅積極挖掘故事、選樹典型,更將深耕“三種精神”的傳承路徑,持續推進“勞模工匠進校園 思政教師進企業”等主題宣講活動,讓勞模工匠的星火在新時代堅實扎根。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些源自實踐的“工語”將浸潤更多心田,讓精益求精的“匠魂”點燃更多青春的火焰。

江北新區葛塘街道總工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