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點子 二等獎 關于將南京街邊公話亭打造成“便民亭”的建議
街頭電話亭曾給南京市民群眾帶來了不少方便,但現在因為長期無人使用、沒人維護,不少電話亭成了藏污納垢之地。如何讓這些曾經為群眾提供便利的公共設施重新煥發青春,賦予它新的功能、新的使命呢?筆者認為,電話亭智慧變身“便民亭”,如此華麗轉身,不但可以成為街道的靚麗風景,而且被賦予多媒體信息服務功能,更好地為群眾服務。
一、街頭電話亭應成為街頭的風景
街邊的電話亭承載著一代人記憶,多少戀人靠它增進感情,多少業務在它那兒最后敲定……而現在,伴隨手機的普及,這些曾經為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公用電話亭再也沒人光顧,甚至已經與日新月異的南京街景顯得格格不入。
南京的多數公用電話亭尚完好,但有的外觀已經略顯破舊;有的電話表面完好,可摘下話筒,屏幕沒有顯示,話筒也沒有聲音;有的甚至電話都不翼而飛,只剩下一個空空的電話亭。由于使用率低、缺少維護,有些電話亭變成了“小廣告”專欄,辦證、中介等小廣告把電話亭當作陣地,紛紛搶灘登陸。這些電話亭甚至成為影響市容市貌的一個“污點”。如何讓這些街頭的公共設施煥發青春,讓它們繼續為城市的發展和群眾的生活服務,打造成城市街頭的亮麗風景,是廣大群眾所期待的。
二、實用可靠的信息這里應有盡有
公用電話亭存在的合理性是毋庸置疑的。目前,很多發達國家和地區都保留了IC卡電話亭。在通信技術發達的香港,公用電話亭廣泛分布在金融區,北京、上海、青島等在城市主次干道兩側更換了一批美觀的電話亭。電話亭煥發青春的關鍵是要與時俱進、升級換代,把單一的功能變得多元化。除了基本通話功能外,還應兼具多媒體信息服務功能。
有關部門可借鑒其他城市的做法,對南京市區的電話亭進行升級和改造,將公用電話亭建設成為“智慧南京”便民信息服務亭。讓其成為實用信息的匯總處,當群眾需要尋求相關幫助和服務時,到這里就能找到。讓電話亭成為社區、街道等基層政府組織的便民服務點。把快捷鍵設置成所在街道或者社區的辦公電話,有人在這里需要幫助,立刻可以和基層服務部門取得聯系。通下水、修電腦……這里發布的所有信息都要經過相關部門的確認,絕對不會誤導居民,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便利。
三、利用電話亭WiFi推送公益宣傳
相關部門需要在原有電話亭的基礎上讓其成為通信服務站,結合“智慧南京”建設,增加視頻監控、報警聯動、旅游服務、城市管理和便民信息查詢等功能。利用電話亭為群眾提供免費的熱點接入服務,向群眾提供免費的WiFi,一定會吸引大量的群眾接入,相關部門只需要通過簡單的技術手段就可以向群眾推送信息。如果能夠增加一些硬件方面的投入,現有的電話亭可以改造成集話費充值、公交查詢、地圖查詢、社保查詢等功能于一身的智能電話亭。
四、將電話亭華麗轉身為急救站
電話亭何去何從,市民十分關注。對于它的未來,希望賦予它新的功能、新的使命。建議有關部門借鑒韓國做法,對市區電話亭進行一系列改造,將其“變身”為急救站,為群眾提供更多貼心的服務。就是將公共電話亭改造成存放心臟除顫儀的急救站。當有路人因突發心臟病而昏倒時,前來幫助的人就可以進入電話亭,對其進行搶救。在使用除顫儀時,按動公用電話下面的按鈕,電話亭就會播放除顫儀使用方法的語音提示,即使是毫無醫學經驗的人,也能按照提示搶救病人。同時,為了保證群眾的人身安全,還可將電話亭改造成安全亭,上面的玻璃具有防爆功能。當有人受到人身威脅時,可進入這個電話亭,按動里面的按鈕,電話亭不但能立刻報警,還能發出警報聲,提醒周圍市民注意。
五、將電話亭打造成“心愿亭”
曾經必不可少的街頭電話亭,如今似乎成了礙手礙腳的多余之物。為了讓這些設施再次發揮便民作用,建議將電話亭打造成時下流行的“心愿亭”,桌上放著貼紙和水筆,供寫心愿之用。任何人都可以安靜地坐在里面,將心愿寫下貼在墻上。液晶顯示屏上則播放著旅游宣傳片。市民游客還可以通過掃描墻上的慈善二維碼,在捐贈任意的愛心款后,就能得到一張愛心明信片,并可蓋上郵戳留存紀念。小小的“心愿亭”,給大家提供一個表達、傳遞心愿的平臺,這不但能增加城市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