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征文 一等獎 筑夢青春砥礪前行讀《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有感
這本書講述的是青年習近平在陜北上山下鄉插隊的故事。時光雖然已經過去了40多年,但字里行間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卻穿越了時空,深深地打動了我、感染著我。習近平總書記青年時期的獨特經歷與奮斗故事、堅忍不拔與奮發向上、人格魅力與家國情懷,對我來說是一次心靈上的沖擊和震撼,是一次情感上的共鳴和升華,更是一次思想上的對表和看齊。
讓吃苦成為青春的磨刀石。面對年齡最小、地方最苦、時間最長“三個最”的現實,面臨跳騷關、飲食關、勞動關、思想關“四道關”的考驗,習近平總書記在艱苦奮斗中淬煉成長,在青春歲月中砥礪前行。與總書記相比,現在的年青一代吃過的苦很少,走過的路很順。應當從習近平總書記的知青歲月里感恩時代的幸福、找尋自己的影子、明確奮斗的目標,克服困難,昂揚奮進。
讓奮斗成為青春的啟明燈。習近平總書記的成長經歷,尤其是他青年時代“系好第一粒扣子”的歷程,浸透了奮斗的汗水。眼下總會有許多青年抱怨自己機遇不好,卻不知道機遇是靠自己的努力,一點一點擼起袖子干出來的。不管一個人身處什么樣的逆境,無論從事什么樣的職業,只要能積極地面對生活,埋頭苦干、加油實干,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直到成為棟梁之材。
讓學習成為青春的航向標。學者非必為仕,而仕者必為學。陜北知青七年,習近平總書記堅持刻苦讀書學習,在縱覽古今、追慕先賢中立下了高遠之志,培養了家國情懷,堅定了畢生為之追求的理想信念。青年作為學習知識的黃金時期,不能沉浸在風花雪月中、迷失在網絡游戲中,應當好好珍惜時光,勤于讀書學習、敏于思考求知。只要用心學習,處處皆有學問,到處都是機遇。
讓奉獻成為青春的燃燒棒。明白了奉獻的意義,必然無懼于任何艱苦。習近平總書記將自己最美好的青春扎根在黃土地上,真真正正地做了七年農民,扎扎實實地奉獻了七年歲月。這種奉獻足以啟示青年人,要把奉獻當作自己的人生追求,把“小我”凝聚成“家國”,把點滴真情奉獻給人民。年青一代要從總書記的知青歲月里找尋奉獻的真諦,明確為人民的方向,把工作做扎實。
讓夢想成為青春的指南針。梁家河,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山村,曾經是筑夢的地方,如今是夢想成真的地方。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都要在自己所處的時代條件下去謀劃人生、創造歷史。榜樣的力量是無限的。我們應當向習近平總書記學習,砥礪前行,向上圖強,腳踏實地做事,干干凈凈做人,不忘初心跟黨走,努力拼搏勇擔當,為了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而矢志奮斗。